摘 要:采用催化还原法对含碲硫酸铜母液中的碲进行回收。研究结果表明:加入NaC1,NaBr和KI中任意一种物质后,SO2对硫酸铜母液中Te(1V)的还原速度显著加快;当反应温度为85℃,NaCI浓度为1mol/L,SO2流量为40L/h,反应时间为2h时,Te(IV)的质量浓度从6.72g/L下降到0.10L,Cu的质量浓度从7.78L下降为1.10L,Te(1V)原率为98.50%,Cu2+还原率为85.86%;在干燥还原产物中碲、铜和氯所占质量分数分别为52.60%、28.54%和15.24%;NaC1作催化剂时,还原产物中的碲以单质形态存在。
关键词:铜阳极泥;硫酸铜;二氧化硫;催化剂;碲
取含碲硫酸铜母液400mL加入到1L三颈瓶中,启动电动搅拌。用电加热套加热,当达到指定温度后加入催化剂,通入SO2还原,反应后过滤、洗涤得到粗碲,工艺流程如1所示。
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(ICP)检测溶液成分,采用荧光分析仪(XRF)检测固体产物成分,采X线衍射仪(XRD)检测产物物柏,采用JSM一6360LV扫描电镜(SEM)观察固体产物表面形貌。
铜阳极泥经硫酸化焙烧、硫酸浸出,浸出液经蒸发结晶脱铜后,碲以硫酸氧碲形式进入到硫酸铜母液。存上述过程中,会发生以下化学反应:
含碲硫酸铜母液成分(质量浓度)如表1所示。由表1可知,含碲硫酸铜母液中Te质量浓度达到6.72g/L。
在400mL含碲硫酸铜母液中分别加入催化剂NaC1,NaBr和KI,在反应温度为85℃,SO2流量为120L/h,催化剂浓度为0.5mol/L,反应时间为2h时,催化剂 NaC1,NaBr和KI对Te(IV)和Cu2+还原率的影响如表2所示。
将上述3种催化剂分别加入到含碲硫酸铜母液后形成HX,并发生以下反应:
总化学反应为:
Cl-,Br-和I-与TeO2+结合,降低了SO2-对反应的阻碍作用,加快了Te(IV)的还原速度。
卤素离子(X-)同时与溶液中铜发生如下化学反应:
反应产物Cu2X2不溶于硫酸,由曹锡章等研究可知,Cu2+形成Cu12Cl2,CuBr和CuI的标准电极电位依次为0.538,0.640和0.860V。因此,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Cu2Cl2,CuBr和CuI的Cu2+还原率依次增大。
在催化剂作用下,未烘干和烘干产物X线衍射图(XRD)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。
由图2可知:在NaC1,NaBr和KI作用下,未烘干产物分别存在Cu2Cl2和CuClTe2,CuBr,CuI等物相,均未发现单质碲物相。
由图3可知:NaCl作催化剂的还原产物经过烘干,Cu2Cl2和CuClTe2的衍射峰消失,出现碲的衍射峰。还原产物加热烘干时,发生以下变化:
采用NaCl作催化剂,但反应温度为85℃,SO2流量为40L/h,NaCl浓度为0.5mol/L时,反应时间对Te(IV)和Cu2+还原率的影响如图6所示。
上述条件不变,当温度为85℃,SO2流量为40L/h,反应时间为2h时,NaCl浓度对Te(IV)和Cu2+还原率的影响如图7所示。
上述其他条件不变,当NaC1浓度为1mol/L时,SO2流量对Te(IV)~Cu2+还原率的影响如图8所示。
上述其他条件不变,当SO2流量为40L/h时,反应温度对Te(IV)和Cu2+还原率影响如图9所示。
(1)在H2S04质量浓度为880g/L、Cu2+质量浓度为7.78g/L、Te质量浓度为6.72g/L的含碲硫酸铜母液中,通SO2还原,当反应温度为85℃,SO2流量为120L/h,反应时间为2h时,Te还原率仅为1.50%;分别加入催化剂NaC1,NaBr和KI,且催化剂浓度为0.5mol/L时,Te(IV)还原率均为99%。
(2)使用NaC1作催化剂,向含碲硫酸铜母液中通SO2还原,Te(IV)还原率随反应时间、NaC1浓度、SO2流量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。当反应温度为85℃、NaC1浓度为1mol/L,SO2流量为40L/h,反应时间为2h时,含碲硫酸铜母液中Te(IV)质量浓度从6.72g/L下降为0.10g/L,Cu2+质量浓度从7.78g/L下降为1.10g/L,碲和铜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8.50%和85.86%。
(3)以NaC1为催化剂,SO2还原硫酸铜结晶母液中Te(IV),得到产物经XRD检测,产物中存在单质碲,其中碲、铜和氯所占质量分数分别为52.60%,28.54%和15.24%。